大红袍介绍
母树大红袍,清代即已名扬天下的大红袍母树仅6株,生长于武夷山景区天心岩九龙窠,是武夷岩茶高贵品质的象征,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上个世纪80年代初,母树大红袍无性繁殖获得成功;1995年省科委组织专家鉴定认为,“无性繁殖的大红袍保持了母本的优良特征特性,在武夷山特定的生态环境下,可以大面积推广。”目前,武夷山大红袍茶叶生产已具一定规模,全市可供制作的大红袍茶园面积有4万多亩。,至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根据联合国批准的《武夷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大红袍母树作为古树名木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众所周知,母树大红袍位于武夷山景区九龙窠内6株茶树,它们都是种子繁育长成的,是四个不同的品系:北斗1号,北斗2号,奇丹,大红袍。它们的叶型、发芽期等都不一样,而且采摘期也都互有差异,分2-3期采制后,再和在一起精制焙火,最后才称为“母树大红袍”。
这些就说明:1,母树大红袍本身就有多个品系。2,母树大红袍也是多个品种(品系)拼配而成。
这些“母树大红袍”每年的采摘成品茶很少。在1994年对母树大红袍采摘做了详细的记录:“5月6日上午9:40采完……..(翌日)8:30烘焙结束,得成茶8大两……”(见1994年《农业考古》之《大红袍探奇》)。
2006年6月4日,武夷山大红袍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保护,停止采摘,并在**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向全国人民宣布此消息。武夷山政府并在2006年5月12日下达文件:“自2006年起,停止采摘“大红袍”母树茶叶…”这几株母树永远成为武夷山的一道景观,它的韵味,永远成为茶客们的一种想象!
大红袍传说
大红袍的历史传说有很多,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明朝年间有一位上京赶考的举人在路过武夷山时,突发疾病,腹痛难忍,当时有一位来自武夷山天心岩天心寺的老僧取出采摘自寺旁边岩石上的茶叶泡给举人喝,喝过之后便疼痛消失,不药而愈。
后来举人中了状元,为了感谢老僧,专程到武夷山答谢。听老僧说此茶可治百病,便请求采制一盒进贡给皇上。第二天清晨,寺庙开始颊香点烛、鸣钟击鼓,召来寺内和尚,向九龙窠出发。众人在茶树下焚香烧拜之后,齐声高喊“茶发芽”……然后便采下芽叶,精心制作后装入锡盒,让状元带着茶叶进京。状元带茶进京后恰巧遇皇后肚疼鼓胀,卧床不能起身,状元便将茶献给皇后服下,果然,皇后饮过茶后,病痛即好。皇帝闻听,龙颜大悦,并将一件大红袍交给状元,让他回到武夷山代表皇帝去封赏。状元回到武夷山后,就随同众人来到九龙窠,命当地一樵夫爬上半山腰,将皇帝赐的大红袍披在了茶树上,以示皇恩。说也奇怪,等到掀开大红袍时,三株茶树的芽叶在阳光照射下闪着红光,众人说这是大红袍给染红的。
后来人们就把这六棵茶树叫做“大红袍”。从此,当地的大红袍成了年年进贡的贡茶。
母树大红袍成交价格
1998年在首届中国武夷山大红袍茶文化节上,有中国"豪宅教父"之称的澳洲许荣茂先生,以15.68万元的高价在拍卖中竞得20克母树大红袍.2005年4月13日在第十二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拍出的19.8万元,2005年在第7届武夷山红袍节上20克武夷山母树大红袍又拍卖出20.8万元的天价.
2003年6月18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武夷山市支公司与武夷山市政府正式签订保单,以一亿元人民币的产品责任保险方式承保六株大红袍母树。这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名茶责任保险中投下的最大保额。注意:不是十万百万,是一亿人民币的保险!
2007年10月10日将20克最后一次采摘自福建武夷山350年母树的大红袍茶叶正式送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这也是现代茶叶第一次被藏入国博。今后,武夷山将不再制作母树大红袍茶叶。
母树大红袍、纯种大红袍、商品大红袍的区别
母树大红袍
位于武夷山景区九龙窠内,共有6个品系(皆由种子发芽长成)6株茶树,不是同一个品种,叶型、发芽期等都不一样。
纯种大红袍:
纯种大红袍:指母树大红袍中的某一品系单独无性繁殖栽培后,单独采制加工而成的大红袍。所谓的无性繁殖技术,就是剪取茶树顶穗,直接扦插到别处,经过细心管理,培育成茶苗的技术。与有性繁殖(利用茶树种子繁殖)相比,无性繁殖具有繁殖速度快,母本性状保留完整的特点。事实证明,无性繁殖的大红袍茶树,基本性状与母本完全一致。此大红袍也不能称为二代、或三代大红袍,因为无性繁殖不存在代数。
商品大红袍:
商品大红袍是指用两个以上品系的茶叶拼配在一起的大红袍(一般有4—5个品系的茶叶)。显然以单一大红袍茶树为原料制作的成品茶越来越不能满足需求。武夷山研究人员研制出了一种以大红袍,水仙,肉桂等优良品种为基本原料的拼配茶。
在选料上要考虑有香气、水厚韵足、稳定性较强(对茶叶后期的品质起到稳定性作用,以保证产品一致性)的品种。做到“香幽、水厚、韵足、回味好”是大红袍拼配的整体原则。
大红袍在外交史上有何典故
当年,中美关系和缓,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毛**把大红袍作为珍贵礼物送给尼克松4两大红袍。尼克松有些不高兴,觉得毛泽东是一个东方大国的**,礼节上却做得那么小气。在毛泽东身边陪着的中国总理周恩来,察觉到尼克松的迷惑不解神情,马上迎上前解释道:总统先生,**把“半壁江山”都送给您了!尼克松听了更加困惑不解:这是怎么回事?于是周恩来指着精美罐子中装着的武夷岩茶大红袍,对尼克松总统说:总统先生,武夷大红袍是中国历代皇家贡品,一年只有八两,**送您四两,正好是“半壁江山”呀!尼克松总统一听,觉得周恩来说得幽默,风趣,与毛泽东周恩来会心地笑开了。
四两武夷大红袍茶叶,被毛泽东当作国礼来赠送,拉近中美两国首脑的距离,成就了一段大国外交佳话。 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固执地认为它是受过御封的“贡茶”。既然是贡茶,那就得管好看好。据武夷山的一些人说,早在国民党时代,大红袍就有兵看守;解放初,也有军人看守过,最多时曾有一个排的兵看守。前不久,还有一篇文章,记述当年一位看守过大红袍的老兵,从北方来武夷山故地重游的动人故事。几棵小小的茶树,竟要政府派兵看守。这在中国,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了。就连名气比大红袍大的多的西湖龙井御封十八棵母树,还没有这种殊遇呢。国民党政府何时何地派兵守大红袍,未见任何史料。倒是蒋介石到过武夷山,至今天游顶上留有遗墨牌坊,也许是为了保护蒋介石安全,在九龙窠设过岗哨?解放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景区包括大红袍在内的原寺产,统统划归附近的劳改农场管理。于是便常有武警在九龙窠走动。这就是派兵守茶的由来。不过,是否有兵看守,并不重要。许多年来,大红袍的的确确一直有人守着。直到今天,仍然有一家人长住在那里专门看管。平时有人不用说,采摘制作时,茶叶局的领导必定亲自到场监督;制好的茶叶,必须专人保管,使用时,每一片茶叶都必须县长批准。这样严密的管理几棵茶树,大红袍能不神秘吗?